病历摘要:患者男性,70岁。因阵发性腹痛、恶心呕吐两天急诊入院。体检:体温38℃,脉搏100次/分,呼吸28次/分,血压15/10kPa,痛苦面容,低声呻吟,强迫体位。腹部稍膨隆,可见肠型及蠕动波,肠鸣音亢进,可闻及气过水声,腹肌稍紧张,右侧腹部触及有压痛包块。X线检查可见右侧肠腔充气并有2~3个液平面。
提问:下列哪些症状与患者的疾病有关?
1.呃逆
2.腹部反跳痛
3.腹胀
4.黄疸
5.排便困难
6.皮肤干燥,弹性差
7.水肿
8.停止排气
提示:该患者经检查确诊为机械性肠梗阻。
提问:下列哪些不是处理该患者的主要措施?
1.物理降温
2.禁食
3.立即行术前准备
4.胃肠减压
5.留置导尿
6.清洁灌肠
7.补液
8.胃管注入石腊油
提问:给病人行胃肠减压的作用是:
1.降低胃肠道内压力,改善局部血液循环
2.促进部分消化液和胃肠激素的分泌
3.改善呼吸功能
4.减少肠腔内的细菌与毒素及其移位
5.减轻肠麻痹和腹胀
6.减轻呕吐
提示:入院后急查血常规:Hb170g/L,RBC6.2×1012/L,WBC18.5×109/L。血气分析:PH7.45,PaO213.3kPa(100mmHg),PaCO25.32kPa(40mmHg),BE:-8mmol/L, AB18mmol/L,SB19mmol/L。血钾:2.8mmol/L,钠156mmol/L,氯100mmol/L,钙2.5mmol/L。尿比重:1.028。
提问:根据以上结果,结合该病人情况,判断属于下列哪种酸碱平衡失调?
1.代谢性酸中毒
2.代谢性碱中毒
3.呼吸性酸中毒
4.呼吸性碱中毒
5.代偿性呼吸性酸中毒
提示:入院后急查血常规:Hb170g/L,RBC6.2×1012/L,WBC18.5×109/L。血气分析:PH7.45,PaO213.3kPa(100mmHg),PaCO25.32kPa(40mmHg),BE:-8mmol/L, AB18mmol/L,SB19mmol/L。血钾:2.8mmol/L,钠156mmol/L,氯100mmol/L,钙2.5mmol/L。尿比重:1.028。
提问:该病人属于哪一类水电解质平衡失调?
1.低渗性脱水、低钾、高钠
2.高渗性脱水、低钾、高钠
3.低渗性脱水、高钾、低钠
4.高渗性脱水、低钾、低钠
5.等渗性脱水、低钾、高钠
提问:下列哪些补液原则是正确的?
1.补液量等于生理需要量+额外损失量+累积损失量
2.补钾量应根据尿量、血钾和心电图决定
3.补液种类首选10%葡萄糖
4.消化液丢失包括呕吐、胃肠减压及肠腔内积液的估计
5.输液速度应先慢后快
6.补钾浓度以0.3%为宜
提示:遵医嘱使用“氨苄青霉素”。
提问:使用氨苄青霉素应注意下列哪些问题?
1.需作青霉素过敏试验
2.应加入10%葡萄糖内慢滴方能维持血药浓度
3.迟发过敏反应多表现为皮疹、药热
4.停药一周内重新使用可免作过敏试验
5.一旦发生过敏性休克最佳抢救药是盐酸肾上腺素
6.肾毒性反应为其最严重的副作用
7.出现假阳性可采用脱敏疗法
提示:经上述处理,病人肠梗阻见缓解,经术前准备,于入院后10小时在硬膜外麻醉下行“小肠部分切除术”。术中过程顺利,术后给予补液、胃肠减压、腹腔负压引流、留置导尿管、抗炎等处理。
提问:术后早期病情观察的要点是什么?
1.生命体征的变化
2.腹部有无胀痛、压痛、反跳痛,以及疼痛的性质、部位
3.引流管是否固定、通畅及引流液的质和量
4.皮肤、粘膜的颜色、皮肤的弹性
5.体重的增减
6.伤口情况
7.肠鸣音恢复情况
8.进食情况
提示:术后初期12小时内,胃肠减压的引流瓶内空虚。
提问:引流瓶内空虚的原因可能是:
1.胃管插入过深或过浅
2.负压装置接合不严
3.胃管头端开口多于6个
4.胃管折迭或堵塞
5.负压瓶容量少于1000ml
6.肠麻痹致胃肠分泌抑制
7.卧位不当
8.负压管高于床平面
提示:病人术后12小时,T37.8℃,P88次/分,BP16/8kPa。
提问:根据病人目前的状况,应给病人采取哪种最佳体位?
1.平卧位
2.头低脚高位
3.半卧位
4.截石卧位
5.俯卧位
提示:患者术后7天持续发热,自述腹部胀痛,腹壁切口处出现红肿,而后从切口处流出带粪臭味液体约300ml。遵医嘱给予完全胃肠外营养支持。
提问:完全胃肠外营养支持的中心静脉导管并发症有:
1.脓毒症
2.空气栓塞
3.高渗性非酮性昏迷
4.静脉炎、血栓形成
5.气胸、血胸
6.高氨血症
7.心包填塞
8.肝胆功能异常、淤胆
提问:完全胃肠外营养支持液配制应注意什么?
1.糖与氨基酸均匀配制
2.抗生素可加入营养液中
3.配制后液体应保存在4℃~25℃之间,于24小时内输注
4.脂溶性维生素可加入脂肪乳剂中
5.需严格无菌操作,在空气超净台面操作
6.硫酸镁可加入0.9%盐水中
提示:病人术后并发肠瘘难以下床活动。
提问:应采取什么护理措施预防肺部并发症?
1.指导、鼓励病人咳嗽、咳痰
2.注意保暖防受凉
3.床上被动运动
4.去枕平卧,头偏向一侧
5.使用腹带
6.体位引流
7.保持室内空气流通
8.定期叩背
9.超声雾化吸入
【点击查看答案及解题思路】
经典考题回顾